有一位38歲的女士幾年前接受卵巢朱古力瘤切除手術,近月婦科檢查再發現患有子宮肌瘤,由於想生仔組織自己的家庭,憂心忡忡來求診中醫,希望調治婦科病,並進一步調整及改善體質,提高受孕機率。對於“女人個子宮生瘤就生唔到仔”坊間之說,從中醫角度來看究竟孰真孰假?下面就讓我們逐一剖析常見婦科三大腫瘤是否會影響生育機會,並分享中醫控瘤養卵的治療方法。
常見婦科三大腫瘤
臨床上常見的婦科三大腫瘤包括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囊腫。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指有子宮平滑肌增生出來的組織,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大多屬於良性腫瘤,惡變情況不常見。臨床上可按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係分類為:1)漿膜下肌瘤;2)肌壁間肌瘤;3)粘膜下肌瘤。子宮肌瘤會否影響懷孕,要視乎肌瘤生長的位置。
漿膜下肌瘤或連接子宮垂掛至子宮外的肌瘤通常不影響懷孕,也最不容易影響胎兒,但只要肌瘤長大至壓迫到周圍器官時,例如壓迫腸道會出現腹脹;或是壓迫到膀胱就會出現尿頻。一般臨床上無明顯症狀,不會導致痛經及月經量多等情況。
肌壁間肌瘤通常症狀也不見得明顯,一般對懷孕不構成障礙。但必須留意,由於懷孕時,在雌激素的影響下,肌瘤或會隨著增大,此時要留意肌瘤生長的方向會否佔用到子宮腔內的空間而影響胎兒發展,增加胎位不正或早產的風險。此外,肌壁間肌瘤若往外生長亦會壓迫孕婦的腸道及膀胱,使孕婦出現排便困難或尿頻的狀況。
粘膜下肌瘤由於是生長在子宮腔內,因此很有可能影響受精卵著床而造成不孕及流產。即使懷孕後因肌瘤同時佔有子宮內的空間,亦會增加早產及胎位不正的風險。
朱古力瘤
朱古力瘤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囊腫。由於子宮內膜不正常地生長在卵巢、輸卵管、骨盆腹膜的表面,週期性不斷增厚及脫落,時間久了便形成血瘤。因囊腫的外表黏稠及呈朱古力色而被稱為朱古力瘤。朱古力瘤會刺激盆腔周圍組織而形成慢性炎症及黏連,令排卵受阻而導致不孕。
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分為多類,最常見的是功能性囊腫,是由卵巢內的卵泡沒有隨女性荷爾蒙週期爆破或爆破後黃體萎縮不全而形成的囊腫。這一類的囊腫一般會自行消失,一般不會導致長時間的月經周期紊亂及排卵障礙而構成懷孕障礙。若卵巢出現多於12個直徑為2-9mm的小卵泡及具有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現象,可被界定為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範疇。多囊卵巢綜合症是一種內分泌失衡的綜合病症,主要導致排卵障礙而繼發月經周期紊亂。不規則的排卵周期和月經周期紊亂會導致受孕困難而形成不孕。
婦科腫瘤的中醫治療
中醫婦科的診斷統一將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囊腫納入“癥瘕”範疇。癥瘕是指婦女下腹部胞中有結塊,伴有或痛、或脹、或滿,甚或出血。從中醫婦科學來看,癥瘕的形成是由於機體正氣不足,風、寒、濕熱之邪乘月經血室空虛之時入侵;或因七情、飲食內傷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胞宮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瘀血、痰飲、濕濁滯於子宮,積聚成塊成為癥瘕。
中醫認為,婦科腫瘤的發生非一夕之間造成,是一段時間身體正氣不足令外邪可乘虛而入導致氣滯血瘀。從中醫婦科角度,不論是子宮肌瘤、朱古力瘤或是卵巢囊腫,與情緒心理因素都是有密切關係。臨床上不難發現患有婦科腫瘤的女士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或生活、工作壓力。情緒起伏或抑壓會導致中醫所述的“七情內傷”,進一步令正氣虛弱,肝氣鬱結。十二經脈中的肝經正圍繞婦女生殖器循行,七情內傷易導致肝經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於盆腔子宮而發為婦科腫瘤。
患有婦科良性腫瘤的女士若想生仔,中醫認為不是沒有可能的。中醫婦科醫師會了解患者的體質,結合西醫婦科檢查的結果,清楚了解婦科腫瘤的性質及位置,選擇沒有達到手術指徵的範圍,精準用藥為女士控瘤同時養卵,調整體質助孕,準備懷孕生仔。臨床上,中醫婦科對5cm以下的子宮肌瘤調控比較有成效;若子宮肌瘤或朱古力瘤的範圍影響懷孕生仔,中醫會建議婦女先接受西醫手術,術後再用中藥、針灸調理體質,有助減少復發。
中醫婦科調理最少需要3個月,依個別情況或需1年以上。調理期間,婦女亦應遵從西醫的檢查安排,每3-6個月檢視婦科腫瘤的狀況。調治期間應配合日常飲食及作息的調整,忌食生冷寒涼,避免油炸、高糖分飲食及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同時開始建立運動習慣,保持身心健康,不熬夜,因為充足的睡眠是調節荷爾蒙及培養正氣的關鍵。